学术动态

学术动态 | 外国语学院成功举办第十九期“研究生科研方法训练营”

发布时间:2025-10-24   阅读次数:-

2025年10月21日下午,上海交通大学外国语学院第十九期“研究生科研方法训练营”在107室成功举办。本次主题为“国际期刊论文发表工作坊”,圣多默大学教授、Kritika Kultura荣誉主编Maria Luisa Torres Reyes,以及马尼拉雅典耀大学教授、Kritika Kultura主编Vincenz Serrano应邀为我校师生作了相关分享。本次工作坊由上海交通大学长聘教轨助理教授王博文主持,来自不同专业的师生踊跃参加。

工作坊上半场主要围绕Kritika Kultura的期刊创办理念、审稿流程与用稿标准展开。Maria Luisa Torres Reyes教授首先以“Kritika Kultura的缘起、理念与愿景”为题发表了主旨演讲。她回顾了期刊创立的学术史背景,梳理了1980年代后殖民与后结构主义思潮如何促使菲律宾学界摆脱欧美中心主义,转向更具批判性的本土及跨文化研究。Kritika Kultura在此思潮中应运而生,旨在为当时缺乏发表平台的新兴批判性学术成果提供空间。Reyes教授强调,期刊自创办之初就确立了四大核心理念:挑战文学与批评正典、推动跨学科对话、加强区域(尤其是全球南方)研究、保持前沿的国际视野。她鼓励青年学者保持好奇心,勇敢地拓展研究边界,因为这正是学术创新的源动力。

随后,Vincenz Serrano教授针对Kritika Kultura的运营、栏目与投稿指南,对期刊的现状与实践进行了详尽介绍。他指出,Kritika Kultura作为一本诞生于数字时代的线上期刊,始终聚焦于全球南方的文学与文化议题。他详细介绍了期刊的常规栏目、特邀专栏、文学创作版块以及专为研究生和青年学者设立的论坛。Serrano教授重点阐释了期刊严格的双盲同行评审流程,并分享了近年来的收稿数据。他总结道,一篇优秀的稿件需要具备清晰的论点、扎实的理论方法、充分的学术对话、明确的原创性贡献,并且能够与国际读者产生共鸣。他特别提醒投稿者,要思考如何将自己的研究议题有效传达给不同文化背景的读者,从而达成研究的“可沟通性”。

在随后的互动交流环节,现场师生反响热烈,就拒稿标准、期刊对正典研究的偏好、青年学者的投稿策略、以及如何从描述性写作转向论证性写作等具体问题与两位主编进行了深入探讨。两位主编耐心解答,并再次鼓励在场的青年学者积极投稿,把握期刊提供的宝贵成长机会。

工作坊下半场聚焦于学术出版的同行评议(peer review)这一核心环节。两位主编以他们的亲身经验,系统阐释了同行评议的三大核心目标:首先是协助作者提升稿件质量,产出最佳的可发表版本;其次是尊重作者的主体性,避免审稿人越界代笔;最后是确保研究的学术诚信与伦理规范。两位主编结合匿名审稿实例,生动讲解了审稿人如何从概念清晰度、论据充分性、方法论合理性、文本与语境的互动、修辞分析等多个维度提出建设性意见。

在接下来的实践环节,两位主编提供了一份被拒稿件的真实摘要,并邀请与会师生分组进行现场评议。各小组就摘要中存在的概念模糊、逻辑断裂、论证宽泛、情感化表达等问题展开了热烈讨论。三位学生代表先后发言,精准地指出了摘要的症结所在,其敏锐的学术洞察力获得了主编们的高度评价。这一互动环节不仅让理论讲解变得直观生动,更让青年学者们在实战演练中切身体会了何为严谨的学术写作。

工作坊最后,上海交通大学外国语学院院长尚必武教授作总结发言。他向两位主编的倾囊相授表示衷心感谢,并指出本次“研究生科研方法训练营”为青年学者提供了极为宝贵的内部视角。他特别赞赏Kritika Kultura为青年学者开辟专属栏目的友好举措,并鼓励在场的青年师生勇敢写作、不畏拒稿,在学术生涯早期就建立自己的学术储备库,为未来的论文发表打好基础。

本次国际期刊论文发表工作坊系统介绍了Kritika Kultura这一重要学术阵地,并为青年学者提供了宝贵的学术写作指导与精神激励。至此,“研究生科研方法训练营”第十九期圆满结束。

地址:中国上海东川路800号上海交通大学闵行校区杨咏曼楼

  邮编:200240  网址:http://sfl.sjtu.edu.cn

电话:021-34205664 (党政办公室)  021-34204723(教学科研办公室)

Copyright @ 2017 All Rights Reserved 旧版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