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0月17日下午,上海交通大学外国语学院第十八期“研究生科研方法训练营”在224室成功举办。本次训练营的主题是“Publishing in Top Journals: A Philosophical and Practical Discussion”,深圳大学教授Leonard Neidorf应邀为我校师生作了相关分享。本次科研方法训练营由上海交通大学长聘教轨副教授邹理主持,来自不同专业的师生踊跃参加。
Leonard Neidorf教授从哲学与实践两个层面,系统阐述了在国际顶尖期刊发表学术论文的核心要义。在哲学层面,他提出了卓越学术研究所应具备的几个关键特质,即:可证伪性(falsifiability)、非显见性(non-obviousness)、认知上的可复制性(reproducibility)与学术重要性(scholarly significance)。他强调,一项有价值的研究不应是自说自话的个人感受,也不必去赘述不证自明的观点,而是做出能够引发思辨、对学术共同体有意义的知识贡献。因此,若想要在实践层面满足上述哲学标准,就必须与既有学术观点进行对话和辩驳。他特别反驳了“经典作家已被研究穷尽”的普遍误解,认为正是因为存在大量批评文献,才为学者提供了更多对话、修正与创新的空间。此外,他认为对于顶尖国际期刊而言,生搬硬套文学理论并非必需,真正的关键在于研究者所拥有的“专门知识”(specialized knowledge)。在结尾部分,Neidorf教授分享了他的特别心得:发表高水平论文的终极秘诀在于努力成为某个领域的世界级专家。一旦研究者在特定领域内构筑起深厚的专门知识,高质量的产出便会水到渠成。
最后,邹理对本次“研究生科研方法训练营”作出总结。他对Leonard Neidorf教授的精彩分享表示衷心感谢,并围绕“如何成为世界级专家”这一问题展开了进一步探讨。Neidorf教授以自己选择古英语史诗《贝奥武夫》作为研究对象的经历为例,认为一个理想的选题应该既要能激发研究者自身的学术热情,又要能回应一个已存在的、有真实读者与对话者的学术领域的需求,从而实现个人兴趣与学术公域需求的完美交集。
至此,“研究生科研方法训练营”第十八期圆满结束。
地址:中国上海东川路800号上海交通大学闵行校区杨咏曼楼
邮编:200240
网址:http://sfl.sjtu.edu.cn
电话:021-34205664 (党政办公室)
021-34204723(教学科研办公室)
Copyright @ 2017 All Rights Reserved 旧版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