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1月6-8日,第八届适用语言学国际会议在上海交通大学外国语学院成功举办,由马丁适用语言学研究中心(简称“马丁中心”)举办。本次会议重点探讨数字化与话语、数字化与传播、AI与语言研究、语言学及其适用性等跨学科话题。来自国内外的近八十名专家学者和师生参加了本次会议。
本次会议开幕式由上海交通大学外国语学院副院长尚必武教授主持,上海外国语大学校长助理、语料库研究院院长胡开宝教授,上海交通大学外国语学院院长常辉教授、马丁中心主任王振华教授致开幕辞。十八位国内外专家学者发言。
11月6日上午,复旦大学祝克懿教授进行题为“修辞能力视角:‘X+力’语块的功能表征”的发言。祝克懿教授以“力”这一核心语素为聚焦点,对“X+力”这一构词框架进行了深入而细致的分析,阐明了其生成规则及交际效应,并在大语言模型背景下探讨了该构词框架的修辞动因。
华东师范大学杨延宁教授作题为“语言学与人工智能:下一个十年”的主旨发言。杨延宁教授梳理了人工智能和语言学研究互相支撑的发展路径,在回顾语言自动化的基础上结合当前科技的前沿发展,探讨了语言学和人工智能的交叉点,同时提出了未来的语言学研究路径和关键突破点。
国防科技大学李战子教授作题为“元宇宙语境中的话语概念意义研究”的主旨发言。李战子教授从系统功能语言学的概念意义维度出发,通过语料例证探讨了元宇宙的发展与及物性意义建构的关联,通过对及物性过程变化趋势的观察和总结,阐释了元宇宙语境中概念意义的变化。
香港城市大学刘美君教授作题为“新媒体词汇语义的互动化趋势”的主旨发言。刘美君教授基于互动语言学和基于使用的语法理论探讨了汉语新兴词汇语义延伸的互动趋势,从语义、语法、语用三个层面深入分析了新兴词汇的语义范畴和语法范畴转移路径及其动因。
西南大学刘承宇教授作题为“社会符号学视域下的超语实践”的主旨发言。刘承宇教授以超语实践为核心理论探讨了多语背景下的外语学习,从社会符号学角度阐释了超语实践的意义,并讨论了其对适用语言学的启示。
南京师范大学倪传斌教授作题为“从涌现看大语言模型的涌现能力”的主旨发言。倪传斌教授梳理了自然语言处理和大语言模型的发展历程,通过具体实例对“涌现”进行界定和阐释,并进一步探讨了大语言模型涌现能力给认知研究和语言智能带来的启示。
会议还邀请了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学术部孙静主任介绍外教社的学术图书(包括语言学)出版情况。
下午报告分六个分会场同时进行,主题包括新媒体话语研究、法律话语研究、语料库话语研究等。
7日上午,悉尼大学J. R. Martin教授首先作题为“Theory, description and practice in appliable linguistics: a systemic functional perspective”的大会发言。Martin教授梳理了系统功能语言学理论的发展路径,融入教育语言学、法律语言学等示例对该理论做了详细的阐释,展示了语言实践对语言学理论的发展以及语言学理论的社会担当的重要性。
北京师范大学于晖教授的主旨发言题为“英汉学术语篇立场状语对比研究”。于晖教授的发言聚焦于立场状语这一表达情感、态度、判断和评估的重要语言手段,对比其在英汉学术语篇中的使用特征,并结合教学研究对分析结果进行阐释。
中国人民大学杨敏教授的主旨发言题为“论式分析法框架下庭审话语中的性别身份和去性别化身份研究”。杨敏教授以论式分析法为理论基础,探讨意识形态偏见和修辞论式在庭审中如何建构性别身份和去性别化身份,通过审视性别素养探讨性别偏见的纠正等问题。
齐鲁工业大学鞠玉梅教授作题为“‘科技冬奥’新闻话语修辞建构研究”的主旨发言。鞠玉梅教授在建构修辞学理论的基础上,运用跨学科研究方法对北京冬奥会和残奥会科技应用方面的中外网络英文媒体报道进行比较分析,探讨中国国家身份的建构和外媒所表现的态度。
苏州大学严世清教授进行主旨发言,题为“论语义发生学理论的哲学涵义”。严世清教授剖析了语义发生学理论的创立和发展,在跨学科研究的大背景下探讨了系统功能语言学及语义发生学理论的适用性及发展潜势。
北京师范大学苗兴伟教授作题为“评价意义的跨语转换与译者立场”的主旨发言。苗兴伟教授从评价意义跨语转换的翻译策略和译者立场出发,分析了评价意义所包含的评价标准、价值取向等因素,探讨了评价意义所表达的文化差异和意识形态效应。
西安外国语大学徐玉臣教授的主旨发言题为“情态语义的内生结构”。徐玉臣教授细致分析了情态这一语言系统中不可或缺且复杂的成分,将情态语义视作多维的有机复合体,从语义类型、语义取向、语义烈度等维度建构情态语义系统。
7日下午,在六个分会场同时进行了以多模态话语研究、认知语言学研究等为题的分会场报告。
8日上午,山西大学杨林秀教授作题为“基于语步-语阶分析的学术话语研究”的主旨发言。杨林秀教授考察了英语学术论文这一语类,建立语步-语阶分析框架,并通过具体的案例分析说明了该分析框架对于学术写作和写作教学所具有的重要指导意义。
上海大学唐青叶教授作题为“叙事共情的话语互动策略:基于CGTN扶贫视频的受众评论分析”的主旨发言。唐青叶教授强调了讲好中国扶贫故事、阐释中国经验时充分了解受众的重要性,从评价资源和话语机制等角度分析CGTN的扶贫视频,探讨中国扶贫对外话语共情建构策略。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何宇菲博士的主旨发言题为“Analyzing science interactive animations: A Systemic Functional Semiotic perspective”。何宇菲博士全面阐释了从系统功能符号学角度对科学教育动画进行分析的路径和要点,并通过具体分析展示如何通过系统功能符号学关键概念对不同类型的动画进行系统的描述。
澳大利亚天主教大学Len Unsworth教授为与会师生学友带来本次会议的最后一场大会发言,题为“Re-orienting Social Semiotic Analyses of Images for Knowledge Building: Addressing Complexity and Recognizability”。Unsworth教授强调了知识建构中图片的重要性,从社会符号学角度出发对图片在知识建构过程中所展现出的复杂性及可识别性等方面进行了深入分析。
本次会议的闭幕式由马丁中心主任王振华教授主持、悉尼大学J. R. Martin教授致闭幕辞。在闭幕辞中,Martin教授总结了王振华教授十年来为马丁中心做出的贡献。随后,王振华教授发表总结讲话并向全体与会人员致谢。至此,本次会议圆满结束。
地址:中国上海东川路800号上海交通大学闵行校区杨咏曼楼
邮编:200240 网址:http://sfl.sjtu.edu.cn
电话:021-34205664 (党政办公室) 021-34204723(教学科研办公室)
Copyright @ 2017 All Rights Reserved 旧版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