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传播校友事迹, 传承外院精神,校友工作办公室将深入采访各行各业的优秀外院校友,通过聆听校友们的讲述,回顾学院发展的点点滴滴,记录校友们青葱的校园记忆,分享校友们在各行各业的经历与感悟,与校友们共同祝福的交大外院,共同传承“交古通今,学贯中西”之精神,许下未来之约。专访传播方式包括但不限于校友会及学院官网、学院公众号和学院微信群。
校友介绍:
盛盈,女,2010年-2014年,就读于上海交通大学外国语学院德语专业;2014年-2017年就读于上海交通大学外国语学院德语系外国语言文学专业,现任上海市委外宣办对外宣传处干部。
采访内容:
Q1: 您能否简要谈谈在交大外院七年学习德语的经历与感受?
A1: 2010年,我是通过自主招生考试,从南京金陵中学进入上海交通大学外国语学院,选择德语专业就读,开启了我在外院七年的求学生涯。作为一位文科生,德语的学习让我得以徜徉在《浮士德》中绘织的超越尘世的浮华之梦,感受歌德的珠玑文字;沉醉于《诗歌集》中幻化出的东方异域色彩的神秘与浪漫,感悟抒情诗中流淌出的试图挣脱旧日精神枷锁的万千情绪。
Q2: 求学期间的交换留学经历及孔子学院汉语教师志愿者的经验,为您专业素养的提升及个人自理能力的锻炼分别有着怎样的助益?为日后就业方向的选择是否奠定了基础?
A2: 为了精进学业、锻炼口语,也为了体验德国的风土人情,在学院的项目中我选择了赴德国马格德堡大学进行为期半年的交换学习。交换研学的这段经历,让我对于德语这门语言的学习及中德两国文化都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2015年9月,我又赴德国海德堡大学孔子学院,担任汉语教师志愿者。
我觉得语言虽然只是我们用于交流的工具,但是它帮助我们打开了视野和格局,看到了世界更丰富的面貌,对一个人未来的选择,对事物的理解和接受度都有了改变。志愿者的日常是深入当地,进行文化交流,身体力行地将中华文化融入课程,给当地人带来影响的同时,也让人重新审视自己对中华文化及德国当地的文化的认知。
Q3: 是怎样的心路历程促使您报考国家选调生,成为一名国家干部?
A3: 当年研究生毕业时,我其实也像如今的毕业生们一样有过彷徨,进行了多番尝试,并不是从一开始就明确了自己的职业道路该走向何方。只是抱着多试一试,多给自己一些选择的想法,跟随室友一起报考了上海选调生并认真备考。因为参加选调生考试之前,就已经拿到了非常优秀的企业offer,所以是否坚定走这条道路,也很是经历了一番抉择。
最终,在选调考试选岗位时,我发现岗位恰巧要求报考者必须具备德语或者法语专业背景。天道酬勤,之前多年付诸于德语学习所打下的一切基础,包括汉语教师志愿者的经历都没有被辜负。我觉得人生一大幸事莫过于能够学有所长、学以致用。所以建议在校学弟学妹们,多尝试,多体验,你会知道自己适合什么,不适合什么。多投简历,让自己更从容地选择。
Q4: 第六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举行在即,听说您也参与到进博会的紧张筹备组织之中,学院每年也有许多同学加入进博会志愿者的队伍中,您之前是否有过志愿者经历?如有,与现在工作的感受有何不同?
A4: 之前有过上海马拉松的志愿服务经历,工作之后感受完全不同了,志愿者可能就是一个螺丝钉,做好分内的事,作为社会人,可能要从全局、团队的角度去思考,更加细致,要会抓大放小,要会与人沟通交流,所以建议学弟学妹不浪费每一次锻炼的机会,用心观察,多思考,多感悟。
Q5: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在世界舞台讲好中国故事、增强中华文明传播力和影响力是一项系统性工程。为了更好践行这一重要时代使命,作为对外宣传办公室的干部,对于个人来说,您认为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该如何力所能及地做好对外宣传这份工作;对于外国语学院来说,学院未来应该怎样在教学、科研的发展中更好地融合国家对于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的要求,提升外国语学院在对外宣传工作中的地位。
A5: 我目前主要从事媒体新闻服务、媒体国际传播能力建设、“老外讲故事”俱乐部、“Z世代”青年学生联络等系列工作。向世界阐释与推介具有中国特色、体现中国主张、蕴含中国智慧的优秀文化,不断提升上海城市形象的国际美誉度,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
对于宣传工作来说“人人都有麦克风,人人都是国家形象代言人”,尤其是外院同学,更是接触海外受众的最前沿,在交往中要有讲好中国故事的意识,除了宏大叙事,我们更需要一个个鲜活的、中国年轻人的故事。所以对于外院学子来说,学以致用最重要。不仅如此,除了语言本身的教学,希望学院可以多加一些国情教育、国际政治教育、文化历史教育,让外院的学生能够融会贯通,对跨文化传播有更立体的认知。
注:http://newsxmwb.xinmin.cn/bndd/pc/index.htm《老外讲故事·百年大党》(第一季链接)
《老外讲故事·百年大党》是由中共上海市委对外宣传办公室与新民晚报社共同策划、历时半年精心制作的百集融媒体产品,邀请了100位在沪的外国人,分享他们在中国、在上海生活工作的所闻所见所感,通过他们的视角,来呈现城市建设的进步与中国共产党的丰功伟业。
地址:中国上海东川路800号上海交通大学闵行校区杨咏曼楼
邮编:200240 网址:http://sfl.sjtu.edu.cn
电话:021-34205664 (党政办公室) 021-34204723(教学科研办公室)
Copyright @ 2017 All Rights Reserved 旧版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