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新闻

外国语学院成功举办2022“思源华为杯”创译大赛颁奖典礼暨“数字时代的翻译人才培养”圆桌论坛

来源:2022“思源华为杯”创译大赛会务组   发布时间:2023-04-06   阅读次数:-

“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展示真实、全面、立体的中国,是加强中国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的重要任务。” 面对新时代外语学科建设的多重机遇与挑战,4月1日,2022“思源华为杯”创译大赛颁奖典礼暨“数字时代的翻译人才培养”圆桌论坛在上海交通大学外国语学院举行。有关专家济济一堂,为培养符合时代需求的新型翻译人才、推动翻译能力建设开展有益探索。

参加颁奖典礼和论坛的有中国译协常务副会长、中国翻译研究院副院长黄友义,上海交通大学党委常委、宣传部部长胡昊,上海交通大学党委宣传部副部长李厚锐,华为技术有限公司翻译中心主任江燕飞,中国日报上海分社总编辑于熠镭,华为翻译中心语言服务二部部长张丽,华为翻译中心资深译审李晓春,上海外国语大学高级翻译学院院长、全国翻译研究生专业学位教学指导委员会秘书长张爱玲,复旦大学翻译系主任陶友兰,同济大学外语学院教授李梅,华东理工大学外语学院院长赵宏,上海理工大学外语学院院长刘芹,上海电力大学外语学院院长潘卫民等专家。上海交大外国语学院党委书记丁剑、党委副书记朱一凡出席;获奖学生选手代表、评委代表及外国语学院学生代表等参加了颁奖典礼。活动由上海交大外国语学院副院长、翻译系主任陶庆主持。

胡昊在致辞中指出,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具有鲜明的时代意义,而“思源华为杯”创译大赛则在传统翻译竞赛的基础上有所创新,为参赛选手讲好中国企业故事搭建了更为创新的实践平台。希望上海交大外国语学院与华为翻译中心巩固合作、优势互补,将外语人才培养与发展推上新高度,为我国国际传播能力建设添砖加瓦。

江燕飞对上海交大外国语学院针对大赛的有效宣传和周密筹备表示感谢。2022年是上海交大外国语学院和华为翻译中心第三次携手举办“思源华为杯”创译大赛,全国各高校数千名参与者踊跃参与,取得了热烈的社会反响。他鼓励参赛选手以本次大赛为起点,进一步丰富实践经验、精进创译能力,在世界舞台上讲好中国故事,为中国企业“走出去”贡献智慧与力量。

丁剑代表上海交大外国语学院致辞。他表示,近年来学院在主动破局中推陈出新,在语言智能、外宣翻译等方面探寻特色培育,以翻译竞赛推动人才培养,提升学科内涵发展。未来学院也将持续加强校企合作,主动对接国家战略,帮助学生以前瞻视野展开广视角,以更专业的技能和更务实的行动践行新时代外语人的责任与担当。

黄友义以视频形式致辞,强调中译外已经成为新形势下全面提升国际传播效能的必由之路。他寄语选手要以更加专业的视角解构新时代国际传播,融通古今中外、坚定理想信念,提升业务能力,培养大国思维,以此搭建中国与世界各国的沟通桥梁,在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大道上阔步前行。

江燕飞、张爱玲、丁剑、于熠镭、李厚锐、张丽、杨延宁、赵宏、刘芹、潘卫民为获奖选手颁发奖状与奖品。

评委代表管新潮对2022“思源华为杯”创译大赛作简单回顾。本届大赛紧扣“讲好中国企业故事”的主题,兼顾企业实践、学校教学两个方面,通过呈现真实素材,聚焦特定受众,综合考察选手的翻译能力和创造潜力。他表示,获奖选手均展现了较高的翻译水准和较强的创译技能,也希望选手们能够继续关注国家发展需求、提升自身核心竞争力,为中国企业走向世界做出贡献。

本届大赛一等奖获得者袁洁、刘祉伶分别发表获奖感言,感谢大赛给予的实战机会和交流舞台。她们分享了自身参赛经验,强调在创译过程中要基于“为何而创、为谁而译”加深思考,以译者和营销者的双重身份看待文本,以宏观视角谋篇布局,以微观视野聚焦品牌调性,彰显品牌形象、提升阅读体验,助力中国企业出海。

颁奖典礼结束后,江燕飞、张爱玲、于熠镭、胡海分别做了大会报告。

下午的圆桌论坛“数字时代的翻译人才培养”由朱一凡主持。陶友兰指出,在人工智能飞速发展的大背景下,翻译教学需将为何教、怎么教、教什么三个问题纳入考量,以技术为“翅膀”,以项目为导向,着眼模块化教学、个性化教学,最终将翻译能力的培养转化为译者能力的培养。李梅认为本次创译大赛以赛促学、以赛促教,进一步明确了“创译”的定义,而技术传播的概念也能够让译者关注到翻译本身以外的内容,包括市场、运营等。企业与高校之间应形成良性互动,强化校企合作,更好助推中国企业走向世界。

陶庆提出,优秀的译者需要养成多元能力,未来翻译也将会成为团队的比拼而非单打独斗,翻译教学要与时代变化相适应。学校和企业应形成合力,打造翻译人才培养新范式。

于熠镭谈到,用人单位和高校的紧密结合能够帮助学生更好适应市场需求,与此同时学生需注重基础学科的学习和积累,并从自身兴趣出发形成突出亮点,塑造核心竞争力。张丽认为算力、算法、数据等人工智能要素与语言、文化功底具有同等的重要地位,而团队协作能力、项目管理能力、快速学习能力等软实力在翻译领域同样必不可少,需被纳入个人发展的考量维度。

管新潮以学生就业的成功经验为例,对工科生和文科生的不同特长进行剖析,认为唯有打通学科壁垒,方能实现行业的快速发展。

吕倩兮认为教学中应当避免学生因学习技术而忽略语言基本功和文化积累,而跨学科研究如果处理不当可能出现左右碰壁,指出这方面的工作要久久为功。林子博回顾了数字人文这一概念的提出,并分析了二者融合的合理性。他将人类作用的不可替代性概括为提出问题的能力、好奇心和想象力,强调人工智能浪潮下人类译员更应把握自己的独特性,与人工智能合作共生。

李晓春指出,语言能力是译员最为根本的能力,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虽日益发展,但在专业知识方面仍有欠缺。人工译员在提升语言能力的同时应广泛学习各领域知识,在应用技术以提升效率的同时注重对翻译质量的评估。胡海谈到,在人工智能空前发展的时代背景下,部分学生会对自身专业的前景感到焦虑,对技术进步的冲击表示担忧。一线教师应考虑到学生的这种忧虑,积极引导学生勇敢迎接科学技术带来的挑战,把握机遇,依托技术实现个人发展。

刘芹认为技术本质上还是由人类来把控,因此没有必要过度恐惧。针对翻译人才的培养问题,她提出应当培育面向未来的人才,基于学生特长定制个性化培养方案,同时鼓励学生通过实践拓宽视野,为职业发展奠定基础。江燕飞认为,教育行业应“以人为本”,重在人与人之间的沟通与互动。科学技术会为行业带来包括效率提升在内的红利,因此教育工作者应着眼科技驱动的教育变革,主动探索行业发展新路径。

赵宏认为,人文教育的本性决定了翻译学科的本质。在人才的培育中,“提问”是一大核心能力,学生应基于自身特点选择最为合适的发展道路。潘卫民就译者素养提出见解,认为在信息迅速更迭的时代,译者应努力做到人机融合、专业融合、人我融合,善于运用人工智能,努力提升母语素养,始终将“我”作为翻译过程的主体,实现翻译的价值。

朱一凡最后对圆桌论坛进行总结,认为与会专家长期深耕翻译行业,对翻译人才的培养有深刻的见解,也做出了各种展望。期待交大外院在未来与业界同仁不断加强交流,拓展翻译教学的维度,开创翻译人才培养的新路径。

地址:中国上海东川路800号上海交通大学闵行校区杨咏曼楼

  邮编:200240  网址:http://sfl.sjtu.edu.cn

​​​​​​​ 电话:021-34205664 (党政办公室)  021-34204723(教学科研办公室)

Copyright @ 2017 All Rights Reserved 旧版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