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动态

美国马里兰大学布莱恩·理查森教授应邀为外国语学院师生作学术报告

发布时间:2022-05-23   阅读次数:-

2022年5月18日,美国马里兰大学教授、国际叙事研究学会(ISSN)前主席布莱恩·理查森(Brian Richardson)应上海交通大学外国语学院的邀请,给外院师生做了题为“在可能性与不可能性之间:多版本叙事的奇特性”的线上讲座。本次讲座由上海交通大学外国语学院尚必武教授主持。

讲座围绕三部分展开。理查森教授首先介绍“可能性”与“不可能性”(probability and improbability)概念,认为有关于此的讨论可追溯至亚里士多德,并且是近年来在文学理论与文学实践中的重要议题,由此提出应当建构与完善关于可能性与不可能性的诗学。理查森教授接着探讨“不可能世界”(Impossible Worlds)话题,指出既往的可能世界理论受到现当代小说中不可能性书写的挑战。书写不可能世界是一种反模仿手法,正如卢博米尔·多列泽尔(Lubomir Doležel)所言,它是“虚构建构中的一次倒退”,因其“取消了整个世界建构项目”。理查森教授认为,叙事理论需要同时涵盖模仿叙事和反模仿叙事,并阐释当今小说书写中的文学现象——不可能性与矛盾性。由此,他引入多版本叙事(multiversion narrative)的讨论。理查森教授将多版本叙事定义为“在角色不知情的情况下,小说中许多关键场景、事件和设定进行重复并变化的作品”。并通过分析汤姆·提克威尔(Tom Tykwer)的《罗拉快跑》(Lola rennt)、阿兰·罗伯-格里耶(Alain Robbe-Grillet)的《妒》(La Jalousie)、以及马科姆·布雷德伯里(Malcolm Bradbury)的小说作品,阐释多版本叙事的不同样态与叙事模式。理查森教授强调,在多版本叙事中观众的注意力从角色转移至创作者,比起角色在故事中的冒险,多版本叙事更强调故事本身游戏于可能性与不可能性之间的冒险。此类叙事作品背离现实主义诗学,而公然走向反模仿诗学,值得我们的更多关注。

在问答环节,外院师生围绕多版本叙事的并置性,人物与作者、读者的不同认知性等话题,同理查森教授展开热烈讨论。尚必武教授对讲座进行了总结,并对理查森教授表示了诚挚的谢意,本次讲座圆满结束。

地址:中国上海东川路800号上海交通大学闵行校区杨咏曼楼

  邮编:200240  网址:http://sfl.sjtu.edu.cn

​​​​​​​ 电话:021-34205664 (党政办公室)  021-34204723(教学科研办公室)

Copyright @ 2017 All Rights Reserved 旧版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