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知公告
                
                
             
论文题目:“Writing and Translating Travel through the Lens of Cultural Translation: The Case of Peter Hessler's Travel Books on China and Their Chinese Translations”(文化翻译视角下的旅行书写与翻译:以彼得·海斯勒中国游记及其中文译本为例)
答辩人:博士研究生 武尚
指导教师:杨炳钧 教授
答辩委员会成员:
| 职务 | 姓名 | 职称 | 工作单位 | 
| 主席 | 刘建军 | 教授 | 上海交通大学 | 
| 委员 | 杨枫 | 教授 | 上海交通大学 | 
| 委员 | 谭业升 | 教授 | 上海外国语大学 | 
| 委员 | 汪洪章 | 教授 | 复旦大学 | 
| 委员 | 庞双子 | 副教授 | 上海交通大学 | 
论文简介:
自后殖民理论兴起以来,旅行书写的研究现今已发展为一个跨学科的研究领域,翻译研究也为其提供了新的研究视角与议题。旅行书写与翻译研究的交叉创生出两个主要研究视角:旅行文本内部的翻译性与旅行文本的翻译。本研究以当代美国作家彼得·海斯勒的两本中国游记 River Town 与 Country Driving 及李雪顺的中文译本《江城》与《寻路中国》为研究对象,探究海斯勒作品内部跨语言、跨文化的翻译特性,以及这一特性在其译入旅行地语言时的重构。研究通过结合文化翻译这一概念在人类学、后殖民与文化研究、翻译研究中的不同意义,构建出用以探究旅行书写与翻译的语境化分析模式,以期跳出东西方政治与意识形态权力关系的二元解读。通过对海斯勒两本中国游记及其中文译本的案例分析,研究表明旅行文本并非仅是基于权力关系文化表征的延伸,旅行文本的翻译也并非仅是意识形态操控下的改写。旅行的书写与翻译是动态的、多层次的。旅行者与译者同任何单一的文化语境都没有绝对的、稳定的联结。二者均拥有双重距离赋予的优势,可以站在一个阈限的中间地带审视、表述、构建自我与他者。
敬请各位老师同学光临指导。
答辩时间:2021年 11月16日(周二) 上午9:30
答辩地点:腾讯视频会议
 地址:中国上海东川路800号上海交通大学闵行校区杨咏曼楼
 地址:中国上海东川路800号上海交通大学闵行校区杨咏曼楼
  邮编:200240
 邮编:200240   网址:http://sfl.sjtu.edu.cn
 网址:http://sfl.sjtu.edu.cn
 电话:021-34205664 (党政办公室)
 电话:021-34205664 (党政办公室)   021-34204723(教学科研办公室)
 021-34204723(教学科研办公室)
Copyright @ 2017 All Rights Reserved 旧版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