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工动态

外国语学院暑期社会实践团赴中国日报社上海分社开展参访活动

作者:凌珊珊;摄影: 王博煜   发布时间:2021-07-15   阅读次数:-

7月13日下午,上海交通大学外国语学院暑期社会实践团赴中国日报社上海分社开展就业引导实践。实践团由外国语学院党委书记丁剑、副院长陶庆、党委副书记朱一凡带队,法俄语系副教授曹慧、马丁适用语言学研究中心副教授郇昌鹏、翻译系副教授李鑫、学工办主任刘延与13名本科生、研究生共同参与本次实践。

交流活动伊始,中国日报社上海分社高级编辑林淑娟代表报社致欢迎辞。她谈到,希望借此次机会与交大外院师生就“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华文化”等话题相互学习探讨。通过观摩中国日报主题宣传片,实践团对中国日报的发展历程、影响力、栏目分类和社会活动建立了深入的了解。

随后,报社高级记者贺炜结合自己的工作经历,为大家分享了传统媒体如何紧跟时代变化做好素材采编、丰富传播形式、增强传播效果。贺炜表示,新闻内容及传播形式需要根据媒体特点进行适时调整,传统纸媒一般适合刊登深度分析,网络媒体则适合传播时效性强的内容。结合相关采访案例,贺炜详细讲解了新闻工作者如何推陈出新,将老话题写出新创意。她指出,记者需要有较强的内容把控能力,既要写得出严肃新闻,也要能产出适合网络媒体风格的内容,同时鼓励同学们锻炼身体,有良好的体力才能胜任各类采访活动。

陶庆向中国日报社介绍了交大外院翻译系外宣翻译人才的培养机制和成效。系部不仅重视学生翻译理论和翻译技能的教育,更注重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依托外交部翻译司、中国外文局、华为技术有限公司,为学生开设了开设外宣翻译、翻译技术、国际组织简介等课程,由一线翻译工作者进行授课。同时,通过组织学生实习实践,帮助学生学以致用,完善学院人才培养机制,最终达到增强学生知识技能、丰富学生就业选择和拓展用人单位人才储备的“三赢”局面。

朱一凡对拟创办的融媒体工作室和育人基地的情况进行了简要介绍,期望与中国日报等主流媒体通力合作、开拓创新,打造一系列校企共建平台,进一步拓宽育人资源和渠道。她谈到,多维度多向度的项目培养和产学研合作,能够使学生提高学习的获得感,促进学生能力发展,进而支撑实践育人工作,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林淑娟对交大外院的翻译人才培养机制给予了高度肯定。结合20年的工作经历,林淑娟从三个方面为师生讲解“如何讲好中国故事”。首先,无论采取何种传播形式,都必须明确中国对外传播的核心要素。新闻工作者需要具备高度的政治意识、熟悉国际形势,做到知己知彼。其次,在传播形式上,要熟知读者群体特点,了解年轻一代受众,加深交流学习。最后,无论是外宣还是内宣,都要正确理解重要文件、重要讲话的真正内涵,做到精准解读、准确传达。要做到以上三点,新闻工作者必须具备持续学习和独立思考的能力。在如今的时代背景下,每个个体在某种程度上都能起到外宣的作用,因此更要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从小处做起“讲好中国故事”。

郇昌鹏和曹慧分别作研究报告,聚焦澳大利亚媒体和法语媒体,从学术角度对国外媒体中中国形象的塑造和传播、其关注的议题、态度立场及背后的原因进行了深入剖析。中国日报在场专家与两位老师热烈交流,并结合实际工作经历就研究内容提出相关建议,认为要提高外宣效果,就要避免“口水仗”式的传播,着力培养对行业有深入认识,能够依托历史、数据等有力事实进行宣传的新闻工作者。

互动交流环节中,在场专家耐心解答各类问题,鼓励同学们早日明确自己的兴趣所在,深入钻研,精益求精。

活动尾声,丁剑以“感谢”“体会”“期待”为关键词,对本次交流活动进行了总结。丁剑首先对中国日报社表达了真挚的谢意。他谈到,中国日报社是外宣工作的“主力部队”,此次参访对于外语学子来说是难得的机遇,报社专家老师的分享让同学们感受到了社会对于交大学子的期待和要求。外语专业学生作为向世界传达中国观点的主力军,要培养国际化视野,深入了解各行各业,加强政治素养,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指示,全方位、立体化、多维度地讲好中国故事。他希望今后学院能与中国日报社通过多种形式加深交流合作,盛情邀请报社专家前往学校讲座授课,助力人才培养。希望双方通过持续合作、优势互补,将外语人才培养和外宣工作发展推上新的高度。

活动最后,丁剑代表学院向中国日报社上海分社授社会实践基地铜牌,期待能与中国日报社进一步交流合作。

本次实践活动后,学生对新闻行业有了更直观的了解,对未来的职业规划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切身体会到助力中国形象建设的责任和使命。外院学子也将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的嘱托,铭记“联接中外、沟通世界”的职责,发挥所学,为更好展示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尽自己的一份力量。

地址:中国上海东川路800号上海交通大学闵行校区杨咏曼楼

  邮编:200240  网址:http://sfl.sjtu.edu.cn

​​​​​​​ 电话:021-34205664 (党政办公室)  021-34204723(教学科研办公室)

Copyright @ 2017 All Rights Reserved 旧版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