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动态

第五届语料库与跨文化研究中心年度论坛成功举办

作者:秦杨、任芮奇、徐政   发布时间:2021-01-06   阅读次数:-

第五届语料库与跨文化研究中心年度论坛于2020年12月25日至26日在上海交通大学外国语学院成功举办。外国语学院杨炳钧、丁红卫、田艳、张建华、徐政等十二名专家学者围绕语料库、理论语言学、应用语言学、跨学科研究等主题作专题报告。

上海交通大学外国语学院常务副院长常辉致开幕辞。常辉回顾了语料库与跨文化研究中心的发展历程,一路走来既有传承也有发展。他强调了本中心在学院学科建设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尤其肯定了中心成员在各自领域内的创新研究。最后,对语料库与跨文化研究中心的未来发展提出期望,并预祝论坛圆满举办。

杨炳钧教授的报告题目是“汉语特定成分的英译及其对非限定性的有关争议的启示”。他从翻译的角度对学术界关于汉语限定性的争议展开了研究。他以2016年和2017年两会记者会的官方译文为语料,利用语料库工具进行检索与比较,通过研究结果推论汉语同样具有限定与非限定之分,只不过判断标准不再是形态标准。

甄凤超副教授的报告题目是“英语专业学生释义能力培养新思路”。他从自身教学经验出发,在传统“释义能力”定义的基础上进一步阐明了该能力的内涵,强调其在培养学生高层次认知能力中的重要性,并建议在课堂教学环节以文本学习为手段培养学生的释义能力。

于杨老师的报告题目是“中国日语学习者有对自他动词习得的研究”。她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研究了中文母语者习得日语有对自他动词的情况,研究发现学习时长、出国学习经历和能力考试级别都影响着学习者对于有对自他动词词性特征的认知情况,该研究对相关教材的设计有一定启示意义。

丁红卫教授的报告题目是“言语之间,AI便能诊断精神障碍”。她通过多种事例阐明了文字信息和人类精神状态之间的密切关系,随后具体介绍了如何以AI技术为手段通过对文字信息的大数据分析高效进行精神障碍的诊断和预防。最后,她针对语言学的未来发展方向提出了一些建议和展望。

陆元雯副教授的报告题目是“A diachronic study of syntactic complexity in Chinese learner English”。她以近400份学生英语作文为语料研究了汉语母语者英语作文中的句法复杂度情况,研究发现句法复杂度体现在多个方面,包括句长、句子结构关系、词组复杂度等,并进一步设想了造成句法复杂度背后的因素。

田艳教授的报告题目是“复杂动态系统理论与动态翻译学习研究”。她将数学领域中的“复杂动态系统理论”与翻译研究相结合,具体采用该理论中的“熵最大化”法来研究学习者在网络平台上的翻译学习情况,并对网络学习的发展提出了建议。

张建华教授的报告题目是“日语学习者中汉字同形词的习得——日语词汇教学的视角”。她以大学日语专业学生作文为语料从多方面分析了日汉同形词的误用情况,并进一步分析了背后成因,并据此对日语教材编写提出了一些建议。

曹慧副教授的报告题目是“中国儿童文学在法国的译介和接受”。她以中国文学作品法语译本为语料,对中国文学作品在法国的接受程度展开研究,并以儿童文学作品为例进行报告。调查结果表明该类文学作品在法接受程度并不高,通过深入探究其背后成因对中国儿童文学作品在法传播提出建议。

赵学延老师的报告题目是“中华文化海外传播的路径研究的分析——以美、英、法、俄、韩为例”。她以实地考察和语料库相结合的方法,从传播学角度对中华传统文化及其传播路径展开研究,并结合相关结论对未来中华文化在海外传播提出了一些建设性意见。

雷秀云副教授的报告题目是“人称代词在学术英语中的使用特征”。她从语料库的角度对学术英语论文中的人称代词使用情况展开研究,并进一步指明人称代词学习在学术英语教学中的重要性。

徐政长聘副教授的报告题目是“汉语形态学与实现优选论”。他从多方面分析了汉语中存在的形态学现象,主要以汉语代词的数标记为例进行报告。通过与“范式形态学”和“优选构式形态学”比较,进一步论证了“实现优选论”在解释汉语代词的数标记时的优势。最后,再次强调了汉语形态学现象的丰富性,以及其重要的研究价值。

赵鸿雁老师的报告题目是“Reporting Verbs in Research Writing”。她以英文期刊文章为语料分析了reporting verbs在学术英语写作中的使用情况,并以期通过此研究对高校学术英语写作课程做出一定贡献。

地址:中国上海东川路800号上海交通大学闵行校区杨咏曼楼

  邮编:200240  网址:http://sfl.sjtu.edu.cn

​​​​​​​ 电话:021-34205664 (党政办公室)  021-34204723(教学科研办公室)

Copyright @ 2017 All Rights Reserved 旧版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