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子风貌

郭凯:兴趣、阅读、实践——2020届上海交通大学优秀毕业生

发布时间:2020-05-06   阅读次数:-

郭凯,上海交通大学2020届外国语言文学专业硕士研究生,曾获研究生国家奖学金上海交通大学研究生三好学生上海交通大学优秀共产党员上海交通大学优秀毕业生等多项荣誉。硕士研究生毕业之后,将于香港大学求学深造、攻读博士学位。

兴趣是开启学术大门的钥匙

郭凯同学非常赞同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句话,他十分羡慕那些能够将个人兴趣作为终生职业的人,而这些人往往都会在各自的领域取得一番成就。因此,他一直思考自己的兴趣到底是什么,并寻找兴趣与职业的结合点。本科阶段,他读的是英语专业,因为英语就是他的兴趣。他喜欢学习新的语言,认为语言不仅是人与人沟通交流的媒介,更是一种文化的载体。学习一门语言,可以了解讲这门语言的人的逻辑思维、生活习惯,甚至是精神传承。掌握一门语言,更可以促进不同国家人们之间的交流、增进相互的了解,甚至是消除彼此的隔阂。所以,当年在高考填报志愿时,他便选择了自己喜欢的专业——英语。

 

本科毕业之后,他来到交大外院,在语言这个范畴里面继续搜寻更加具体的兴趣。很幸运,他找到了语言测试。说得简单一些,可以理解为英语考试,比如大学英语四级、六级考试。从小到大,大家经历了中考、高考、四级六级、专四专八这些大型考试,有的同学为了留学申请,还参加了价格昂贵的雅思、托福考试,更不用说平时大大小小的期中、期末考试。在参加这些考试时,除了坐在考场上答题之外,有一个问题让他感到十分好奇:老师们是怎么出题的呢?这就是让他对语言测试产生兴趣的最初原因。

 

交大外院为他提供了探索兴趣的平台——大家熟悉的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的委员会办公室就在交大。更加幸运的是,他找到了与自己兴趣相投的导师。他的导师是金艳教授,四、六级考试委员会主任,从1991年进入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团队起,金艳教授在语言测试这个领域已经探索了整整三十年。郭凯同学认为,他的导师是真正找到了自己兴趣所在的人,对此他感到十分羡慕,也由衷敬佩。有时,他甚至会觉得,三十年的坚守已经不仅仅是对兴趣的追逐,更是一种责任与理想。可能金艳教授看四、六级考试,更像是看自己的孩子吧,考试的顺利运行就像是孩子的茁壮成长,她也体会着这个孩子为她带来的做母亲般的喜悦。

 

在导师的影响之下,他更加坚定了自己的学术兴趣,并进一步将兴趣聚焦于阅读文本的难度调控。于是,他进行了一项实证研究,并通过这项研究对自己的兴趣展开初步探索。该研究以中国大学生的演讲范文为主要对象,探究该类文本对于词汇学习的潜在效果。通过对成功学习者演讲范文中词汇的覆盖比率和复现次数的分析,该研究检验了中国大学生对该类文本的内容理解程度以及该类文本是否可以提供适当的词汇学习机会。后来,该研究发表于《语言教育及语言技术》(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17年)。通过这项实证研究,郭凯同学打开了语言测试领域的学术大门。

 

阅读是拓宽学术视野的媒介

如果说找到自己的研究兴趣算是学术之路的起点,那么郭凯同学便继续在这条路上不断前进,希望将路走得更宽、更远。在这个过程当中,他找到了一个极为有效的方法,那就是阅读。阅读是快速积累知识、拓宽学术视野的重要途径。就像谷歌学术首页上的那句话:Stand on the shoulders of giants(站在巨人的肩膀上),阅读是获取前人财富的过程,让后人能够站在前人堆积起的高山之上,以更宽广的视角来审视知识世界。对于学术研究来讲,阅读尤为重要。对此,郭凯同学分享了两个关于阅读的方法,一是订阅,二是笔记。希望能够对大家有所帮助,使阅读成为一种习惯,并从有效阅读中获益。

 

他分享的第一个阅读方法是订阅。在开始阅读之前,我们需要思考的第一个问题就是读什么。互联网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信息资源,但由于信息质量存在差异,我们需要对其进行评估和判断,从而选择优质资源。对于学术研究来说,掌握信息筛选的能力显得更加重要。打开中国知网、百度学术或者谷歌学术,输入我们研究的关键词,我们会得到几十页甚至几百页的检索结果,这些都是之前的研究者所做的研究。那么,我们应该如何选择呢?如何有效了解自己学科的前沿动态呢?他的做法是期刊订阅。首先,他会选择自己所在领域内的顶尖期刊。例如:他所学专业是应用语言学,领域内的顶尖期刊包括Applied LinguisticsThe Modern Language JournalTESOL Quarterly等。这些期刊都提供了Alerts的服务,也就是通过绑定电子邮箱为读者提供订阅服务。这样,每个期刊只要有最新发表的论文,就会及时发送到我们的邮箱,我们就可以随时了解领域内的研究动态,并从中选取、细读与自己研究相关的文章。几个月之后甚至是几周之后,大家可能就会发现,这种被迫阅读的方法也是非常有效的。

 

他分享的第二个阅读方法是笔记。知道了读什么之后,我们需要思考怎么读。做笔记,应该算是一种非常常见的学习方法。尤其是对于文科生来说,高中阶段的政治、历史、地理这些课上,可真的是做了一本又一本的笔记。大家都知道,笔记的作用就是将知识凝练起来,把厚厚的一本书浓缩为薄薄的几张纸,这样有助于我们回顾和整理所读的内容。同时,做笔记也是一个弄清思路、理顺逻辑的过程,只有我们真正理解所读的内容,才能有效地将其整理为笔记。那么,高中毕业之后,大家是否仍然保留着阅读时做笔记的习惯呢?如果说,高中时做笔记是为了备考和应试,那么我们现在又为何要做笔记呢?他认为,对于学术研究来说,做笔记是文献综述研究设计的基础。在阅读过往文献时,将前人研究的要点重点,以及对我们自己的研究有所启示的地方记录下来,并不断梳理,这样文献综述就自然理清了,研究设计也初步形成了。这里,他想要推荐给大家一个他个人觉得非常实用的文献管理平台——Mendeleyhttps://www.mendeley.com)。这个平台不仅可以实现文献的存储与备份,还可以辅助用户进行有效阅读、笔记整理、信息获取、协同合作。

 

基于以上两个阅读方法,他针对自己的研究兴趣文本难度进行了广泛的文献阅读,进一步了解了这个领域内的研究历史和最新动态,并对文本难度相关研究的发展进行了系统梳理。在此过程中,他将文本难度相关研究的发展历程分为可读公式多维特征两个阶段,并在此基础之上,提出了智能改编的新阶段。此外,结合我国外语教学与研究情景,为未来智能改编的研究发展提供了可操作性的建议。后来,他将以上内容撰写成文,并发表于《外语测试与教学》(2018年)。

 

实践是结出学术果实的土壤

郭凯同学一直坚信,真正的学术一定是源于实践并用于实践的。做学术的人不仅应该不断深入理论研究,更应该扎根实践、了解实际,并将学术成果有效转化为有价值的产品,从而起到优化实践的作用。那么,应该如何在实践中实现学术价值呢?

 

首先,他时常关注国家政策,努力形成大局意识,从而达到以学术促发展的目的。自2018年国家教育部发布中国英语能力等级量表以来,他一直关注等级量表在我国外语教学与测试实践中的应用。2019年,他参与了由导师金艳教授主持的等级量表(口语典型活动量表)研发项目工作。在此过程中,他便不断思考如何将自己的研究兴趣与国家的等级量表政策相结合。于是,为了对接等级量表、探究和实现我国外语教学与测试情景中的文本难度智能调控,并帮助一线外语教师更好地理解和应用等级量表,他主持并参与了一项在线系统英语阅读分级指难针https://www.languagedata.net/tester)的研发。该系统采用机器学习和数据挖掘技术,分别从词汇、句法和文本三个层面,对英语阅读文本进行难度评估与分析,并与等级量表衔接,从而帮助外语教师解决课堂教学中的实际问题。目前,已有来自超过1200所高校或机构的用户注册并使用了该系统。

 

其次,他尝试通过跨学科、跨专业,组建或参与学术团队,实现多领域合作。随着现代社会与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目前我们的学科分类越来越细。并且,由于我们知识水平不断提升,所专注的知识领域也越来越窄。研究领域的不断收窄,可以使我们更加聚焦,深入钻研某一具体领域,并通过在该领域内的不断努力,尝试推动人类的知识边界。在这一背景之下,我们可能对除了自己领域之外的其他领域的内容知之甚少,甚至对相同领域内的另一研究分支也并不了解。然而,事物是复杂的,解决某一具体问题所需要的知识是多面的。所以,郭凯同学不仅在自己的研究领域内不断深挖,还注重与其他领域的研究者之间的相互合作。例如,他参与的在线系统英语阅读分级指难针的研发,这可能是一项文科生无法独立完成的任务。系统的设计、平台的搭建都需要算法工程师的参与,但是系统的逻辑原理只有语言学领域内的研究者才懂。所以,跨学科、跨专业的团队合作才使这项系统最终得以实现。在这一过程中,他不断思考自己在合作团队中的真正作用,如何有效发挥自己的学科优势、贡献自己的学科知识。

 

最后,他积极参与学术会议,报告学术成果,汲取来自同行的宝贵经验。他认为,准备一场学术报告的过程就是对自己过往研究的总结,同时也是对未来研究的梳理。除此之外,通过参加学术会议,一方面我们能够见到领域内的领军学者,并聆听他们的演讲和报告,这自然是一个很好的学习机会。另一方面,他觉得更为重要的是,我们可以将自己的研究成果或者正在进行的研究项目与学界同行分享,并收到来自他们的意见和建议,这是一个宝贵的交流机会。在硕士研究生期间,他分别于2017年和2018年参加了两次国际会议(第三界语言测试与评介国际研讨会暨第五届英语语言测评新方向研讨会、第五届亚洲语言测试协会年会),并进行了学术报告。在参会的过程中,除了聆听领域顶尖学者的报告之外,让他获益最多的就是自己的报告结束之后的问答环节。在这个环节中,他了解了同行的看法,也在问答交流的过程中得到反思,这对于继续优化和发展他自己的研究是极为有益的。

 

以上,就是郭凯同学对自己交大三年学术探索之旅的体会与总结——兴趣帮他打开了学术之门,阅读使他开阔了学术视野,实践让他收获了学术果实。

地址:中国上海东川路800号上海交通大学闵行校区杨咏曼楼

  邮编:200240  网址:http://sfl.sjtu.edu.cn

​​​​​​​ 电话:021-34205664 (党政办公室)  021-34204723(教学科研办公室)

Copyright @ 2017 All Rights Reserved 旧版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