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子风貌

[青春足迹]刘畅:琴写青春,琴绘人生

发布时间:2012-12-26   阅读次数:-

自画像:刘畅 外国语学院 大三

  11月18日下午,上海音乐学院贺绿汀音乐厅。灯光通亮,舞台华丽。

  三百余人报名的市级大赛,我是参加独奏决赛的最后三名选手之一。说不紧张,那是假的。

  然而,一坐上琴凳,心,仿佛一下子静下来了。我轻轻抚摸着那些黑白键,眼睛在台下搜寻,父母、老师、朋友们,那些鼓励而期待的目光,赋予我力量。

  往前坐了坐,深吸一口气。一时间,格里格《a小调钢琴协奏曲》的音符从指间流淌,畅快淋漓。

  作曲家在曲中寄托对挪威风光的热爱,而我的脑海中,浮现的是伟大祖国的壮丽河山。弹及舒缓,我仿佛触摸到慢慢流淌的清澈小溪;音转激昂,我又好似看见高山绵延,在我面前巍峨屹立。

  “你的表情特别投入,我们都被感染了。”走下台,交大的老师这样告诉我。

  “很不容易,业余选手弹出了专业水平。”评委老师赛后夸赞。

  “一等奖”这三个字,写就的是一次大赛的荣誉;而十六年与琴相伴的时光,流淌的是对艺术的深情。

  家有琴童初长成

  儿时,窗口经常传来邻居家姐姐的阵阵琴声,每天数小时,雷打不动。年幼的我并不懂辨识音乐的好坏,却不曾因那重复的旋律而哭闹反感,甚至时常伴着乐曲哼唱。殊不知,父母看在眼里,记在心上。终于有一天,我被牵着手,走进了钢琴启蒙老师的家。

  于是乎,我也被冠上了“琴童”这个名字,而邻居姐姐的琴声,就成了领我走进音乐之门的“入门曲”。那是1996年11月,那一年,我4岁半。

  孩子的屁股是坐不住的。学琴的生涯起初总是枯燥,我也曾在琴盖上撑着下巴,眼巴巴地瞧着小伙伴们在院子里面玩耍嬉戏,而自己只能面对一台了无生气的“大机器”,想着下一个手法该怎么弹,想着猴年马月才能弹就一支完整的乐曲。

  六年时光如梭。六年后的我,已经能将一支不短的乐曲流畅地弹出,而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也不再满足于技巧或者谱面这类机械的练习与表现方式。我懵懂地记着老师说着的话:“每一支乐曲,都有一个故事。你要去讲好这个故事,或者,用她来讲你自己的故事。”

  那个再寻常不过的练琴下午,在我记忆中却依旧清晰如斯。那天,一曲《童年的回忆》弹罢,我流着汗,脑海里开始浮现栩栩如生的情景:天真无邪的孩子,笑着、闹着,在碧绿无际的草坪上追逐嬉戏。微风轻拂,阳光正好。

  那是一幅多么动人的画面啊!

  多年的弹琴经历终于得到了回报:就在那样一个闷热的下午,我突然明白了。那年我十岁,十岁的我为弹出的旋律和大师“有一点点像”而沾沾自喜,十岁的我开始慢慢学着,从那些或曼妙、或厚重的乐曲里感悟出不同的心境。

  从那一天起,那台黑色的“大机器”,成了我生命里最美丽的风景。

  细水长流始到真

  情绪低落的时候,我会弹李斯特的《音乐会练习曲》,那忧伤的旋律安抚我,为我慢慢平复心情;而模仿钟声变奏所作的《钟》以节奏明快著称,能让我在慵懒的下午或晚上,精力充沛、提高效率。

  我的成长时光、我的喜怒哀乐、青春的一点一滴,就这样和钢琴紧密联系。

  十六年的学琴时光,在很多人眼里,是一个“了不起”的数字。也常常有人好奇地问我:“是怎样的毅力,能让你如此坚持?”对此,我总是淡淡一笑——这个答案,一旦全情投入,自然就能明白。

  “她是个有悟性的孩子,无论学业重还是天气恶劣,十几年都从不缺课”——这是我的钢琴老师对我的评价。悟性来自于勤于思考、善于总结的习惯,面对新的技术难点时,我会仔细分析它的核心,寻找最合适的方法,甚至自己原创简单有效的练习方法,克服一个又一个技术难关。

  我始终觉得,练琴是一个细水长流、水到渠成的过程。我从不曾为了比赛或考级而“临时抱佛脚”拼命练习,也不曾因为高考而长时间置琴不理。钢琴是我生命的一部分,琴声伴着年轻的心灵,能够突破一切烦恼和羁绊,天地间自由徜徉。正因此,我从1998年开始,两年考级一次,频率平均,仅当作对演奏技巧水平的检验。也因胸有成竹,每一次的考级都是轻松通过。

  “小姑娘身材蛮瘦小,琴声老震撼”——“小身材大能量”是光彪楼琴房管理员们对我的印象。在那里,我被戏称为那个弹《钟》的小姑娘,因为这首李斯特的作品在业余演奏者中鲜有人敢于驾驭。有时候,弹着弹着,就有人顺着我的琴声敲开我的门,邀我共奏一曲。古有伯牙、钟子,一擅弹琴、一擅听琴,如觅知音。琴房是个很好的平台,能找到志同道合的朋友,一起成长和进步,也让我如觅知音般快乐。

  吹尽狂沙终得金

  2004年,12岁的我已经获得钢琴十级的证书,2008年,考出上海音乐家协会的钢琴演奏级;2009年,我又报考了上海音乐学院的钢琴演奏二级,并以90分的高分博得了评委的认可,成为上海市第一位获得演奏二级优秀证书的考生。同年7月,首次参加比赛的我,获得了上海市中学生艺术单项比赛钢琴演奏赛的金奖。3个月后,荣获首届上海市上中杯中学生钢琴比赛第三名。

  接踵而来的荣誉和证书是对我的肯定,更是一种鼓励。看似一帆风顺的音乐成长道路,很多人将它归因于厚积薄发。按理说,我应该继续“战斗”下去,但艺术表演毕竟存在着偶然性,有时也取决于演奏者的临场发挥。2009年底,高三的我在一次重要的钢琴比赛中落败,那时学业也紧,就这样逐渐退出了钢琴比赛的舞台。

  “闲云野鹤”的日子一直持续到今年3月,一次偶然的机会,我登上了东方艺术中心的舞台上进行独奏表演,这次经历,被我称作圆梦之旅。那一晚的掌声与震撼,再次激起了我长久以来的音乐梦想——站在更大的舞台上,让更多的人听到我的演奏。我不禁问自己:“为什么经历了一次失败,我就不敢再次站上赛台,挑战一下自我呢?”

  在我看到“首届上海市恺撒堡杯钢琴比赛”通知的时候已是7月中旬,复赛和决赛的指定曲目都是我从未涉及过的钢琴协奏曲,且距离比赛时间只有短短的100天了。熟知古典音乐的朋友一定知道,钢琴协奏曲对于钢琴专业的学生都是一种挑战,对业余学生更是难上加难。不服输的性格让我决定迎难而上。于是,光彪楼琴房内时常飘扬着《格里格A小调协奏曲》的旋律,时而悠扬如北欧旖旎的风光,时而激荡如对未来的美好憧憬。

  再然后,就出现了开头的那一幕。

  在我的世界里,“演奏”这两个字是带着感情,美丽而神圣的。它是演奏者情感的自然流露和生动表达,是对艺术最纯洁而由衷的致敬。与琴相伴,也赋予了我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让我在千姿百态的琴声里笑对人生。学琴十六载,我也终于可以骄傲地说:

  “钢琴,是我生命中无法割舍的部分”。

地址:中国上海东川路800号上海交通大学闵行校区杨咏曼楼

  邮编:200240  网址:http://sfl.sjtu.edu.cn

​​​​​​​ 电话:021-34205664 (党政办公室)  021-34204723(教学科研办公室)

Copyright @ 2017 All Rights Reserved 旧版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