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7月14日-7月16日,有幸在上海交通大学马丁适用语言学研究中心(“马丁中心”)参加2018年度多模态信息分析专题研讨会。三天的学习在依依不舍中结束,愚钝的我收获颇多,遂写下学习心得和感想与大家分享。
- 一、会议组织与安排:用心和贴心,成就舒心
会议早在2018年1月份就发布了1号通知。之后,马丁中心助理王冬燕老师紧密跟进,不仅通过邮箱发送报名和缴费细则,还推荐周边酒店等各种细节。临近会议她又建了微信群通知与会者各项事宜。很多时候通知都是在深夜时分发送的,足以见其辛苦。7月14日报到时,我们还领取了马丁中心为我们准备了精美实用的纪念品,顿显马丁中心领导的悄然用心。会场设备齐全,除了常规会议设施,还根据实际情况备了很多拖线板,考虑细致入微。每天都提前安排好可口的饭菜和水果送至会场,让参会人员可以会议后第一时间享用。马丁中心的老师和参与服务的硕博士研究生全程都很nice,一遍一遍反复解答与会者的各种疑问,为我们营造了舒心的会议体验,处处充分彰显了马丁中心负责老师的组织能力和素质修养。
二、教授讲解与指导:耐心和责任心,熨帖安心
作为一名学术小白,一想到要去上海交大近距离接触Kay O’Halloran、王振华教授等知名大学者,激动的同时也有一些紧张与不安。但是,三天的会议和交流让我放下所有的焦虑,取而代之的是对各位教授更深的尊敬和敬仰。教授们的学术水平自然不用赘述,难能可贵的是Kay耐心无私到极致,全程关注我们的理解和反应,讲课过程中不断询问我们是否在线,十分尊重大家的感受和意见。每次上课她都提前至少20分钟到场,每场结束都牺牲有限的休息时间为大家答疑解惑,努力满足所有人的需求。研讨的内容理论结合实际,既有软件的反复操练,也有对恐怖分子活动、特朗普现象的符号学分析,让我们切身体会到语言学研究的价值和乐趣。此外,在14-15号两天下午分会场研讨环节中,王振华、王品两位老师用心听取了每一位报告者的研究,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很多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和与会者私下交流时,他们也是细致入微,不厌其烦,谦虚随和,低调无私,毫无距离感。几位教授严谨的学术态度和对年轻研究者的耐心、责任心充分说明了他们是学界当之无愧的一流领跑学者,不仅领跑学术水平,更领跑学术精神和人格魅力,让我深受感动。
- 三、与会者积极参与:热心与匠心,蕴含信心
这次会议虽属小众,只有不到40位研究者参加,但与会人员来自新疆大学、天津科技大学,厦门理工大学等四面八方,天南海北。我们在无涯学海中相遇多模态,因为多模态又于茫茫人海中在上海交大遇见彼此,实属缘分。大家因着这份对多模态的热爱,会议期间恨不能用尽所有心力学习。这是我参加过的所有会议中与会者学习最为认真投入的一次。每天早上提前半小时开始就有人陆续到场,Kay讲课的时候所有人都全神贯注积极参与,有不懂的问题随时举手提问,休息间歇抱着电脑排队向Kay请教,亦或三三两两围着电脑继续研讨,晚上晚饭结束,还有人留在教室继续埋头钻研。这种完全因为热爱而从一个群体散发出来的专注就像梵高画里的星空,灿烂夺目,魅力逼人,也让我深感多模态研究的前途与希望,将因这群人而更加璀璨闪耀。
马丁中心主任王振华教授的slogan是“理论顶天,适用立地”。短短三天的学习,使我想说:学问顶天、用心立地。既有豪情满怀的宏图愿景,兼备刚柔相济的剑胆琴心,在带领多模态研究爱好者向更深更广的研究路上,上海交大马丁适用语言学研究中心既有高瞻远瞩的顶层设计和扎实的理论根基,也有枝叶关情的用心体贴和无微不至,让我们在盛夏里相遇碰撞思想,如沐春风,接受知识和灵魂的双重洗礼。相信国内多模态研究因为马丁中心的浇灌必将盛开更多繁花。
2018年7月1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