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2017年春季学期马丁适用语言学研究中心seminar收官

 

        上海交通大学马丁适用语言学中心秉承推动系统功能语言学创始人M. A. K. Halliday教授提出的“适用语言学”理论与实践的协同发展的宗旨,在马丁(J. R. Martin)教授及中心主任王振华教授的带领下,致力于建设具有国际声誉的功能语言学研究与培训基地,重点开展了专题学术研究和培训、研讨会、高端论坛及国际会议等多种形式的学术活动。其中,学术研讨会(Seminar)已经成为目前马丁适用语言学中心常规的科研活动、硕博教育的一种重要形式。马丁适用语言学中心每两星期举办一次学术研讨会,由中心成员主讲,中心成员集体参与讨论,参与人员包含了教师,博士后、博士生和硕士生,形成了学历、职称、年龄等多方面的梯次搭配。马丁适用语言学研究中心迄今已经举办了106场学术研讨会,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本学期马丁适用语言学中心共举办了7场学术研讨会,研讨内容主要围绕着理论探讨和适用研究两方面展开。
        一方面,系统功能理论是马丁适用语言学中心的安身立命之本,因此对系统功能理论的完善、发展和创新一直是中心成员孜孜不倦追求的研究目标。其中,王振华教授在题为“话语中的人际意义模型”的发言中,通过比较元话语和评价系统对话语互动中人际意义的研究,探讨了二者在导向型和卷入型话语互动类型方面的异同,研究了二者在具有的(虚拟)现实世界和语篇世界指向性,最终将二者整合为话语互动中的人际意义模型。赖良涛博士在“批评话语分析的意识形态观的发言中,对Fowler、Wodak、Fairclough、van Dijk等批评话语分析代表性学者的意识形态观从其内涵、与话语关系和与社会结构关系三个方面做了分析,比较其异同和利弊,并加以综合,得出批评话语分析的总体的意识形态观。研究发现,在批评话语分析中,意识形态是社会群体认知所形成的深层次信念体系,建构着社会群体的主体性身份,具有一定的图式结构,兼具相对稳定性、连贯性以及内部差异性和可变性,并以社会效应而非真理性为判断标准;意识形态形成、体现于社会群体的话语活动中,又制约着群体的话语活动;它与社会结构、特别是权力结构互相建构,是社会权力形成与管控的重要方式。
        另一方面,“适用性”一直是马丁适用语言学中心研究导向,因此除了对理论探讨之外,中心成员还以“适用”为主旨,进行了系列研讨,内容涵盖法律语言学、新闻话语和类型学研究在内的多个主题。首先,作为马丁适用语言学中心的特色,法律语言学研究一直是中心的重要课题之一。张冉冉博士在题为“中国刑事庭审中法官话语的调节功能”的发言中,利用UAM语料库工具,关注了中国刑事庭审中法官话语在庭审不同阶段所调节的内容,以及这种调节是如何通过语言实现的。李文博士生在题为 “社会符号学视角下庭审冲突话语中人际意义的多模态研究——以中国刑事庭审为例”的发言中,基于真实的中国刑事庭审语料,借助MMAV和Praat软件,采用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着重探讨不同模态资源(语言、身势语和声音)在庭审冲突话语中的人际意义构建过程的特征,以及不同模态如何通过协同作用实现人际意义;从而为司法实践过程中庭审冲突的应对提供借鉴。其次,新闻话语研究作为悉尼学派的重要研究课题之一,也是马丁中心的重要研究对象。幸君珺博士在题为“信息时代英语新闻报道的语类分析:系统功能语言学视角”的发言中提出,信息技术的运用使新闻报道的话语风格、话语机制和话语目的都有了诸多的变化,新闻报道出现了诸多新的形式。语言学界尚未系统研究这些新闻报道新形式。因此该研究采用马丁提出的语类分析框架,从拓扑学和类型学两个角度对信息技术时代的新闻报道进行分析,描写新闻语篇在语域层次的变量,旨在发现各类新闻报道之间的关联及差异,建立新闻报道的语类系统。郇昌鹏博士在题为“Comfort the afflicted and afflict the comfortable: Attitudinal Positioning in the aftermath of the Bangkok Blast”的发言中介绍了灾难性新闻中的三种情感编码:“对受害者的同情”,“对罪犯的痛恨”和“对英雄的骄傲”,并围绕泰国曼谷爆炸事件,基于语料库对比分析了《曼谷邮报》和《纽约时报》如何展现和再现不同新闻人物的情感。研究表明虽然公众的悲痛有助于将社会联合在一起,将仇恨转向罪犯;但是英雄人物的缺失和对于泰国政府缺乏能力的判断资源的运用却在爆炸事件之后使得泰国人民之间产生了分歧。此外,王品博士在题为“汉语隐性主语的结构和功能”的发言中介绍了他与台湾元智大学徐富美助理教授合作的论文。王品博士指出,隐性主语结构是汉语中特有的一种句型,并通过现代汉语中的实例讨论了隐性主语结构的特征以及与结构相关的三种元功能。
        由此可见,马丁中心本学期所进行的研讨,秉承王振华教授提出的“理论顶天,适用立地”的研究方针,既包括了理论的探讨和创新,又涵盖了基于实践的适用研究。此外,中心的探讨在研究方法上还反映出了了王振华教授一贯的要求:“学术研究要有机地与技术结合。”因此,新技术、新工具的摸索和在研究中的应用也一直是研讨的议题之一:如多模态软件的使用(MMAV, Praat),语料库软件的使用(UAM)等。
        马丁适用语言学研究中心学术研讨会的特点除了在 “研”之外(即各个成员讲述自己的研究成果),更在于 “讨”,即其他成员积极参与讨论。事实上,中心的研讨会不仅仅由本中心成员参加,还吸引了本院和周边其他高校,如华东师范大学,华东理工大学、上海理工大学等老师和同学的踊跃参与。这也使得中心的研讨会更加具有互动性、民主性、激励性和学术性。而个人研究的介绍和集体讨论相结合,也在在研究中起到了“一发一收”的作用:“发”指个人精炼学术问题、有的放矢,介绍开展的相关研究;“收”指团队提炼成果,画龙点睛,发现课题研究的亮点与关键成果。因此,马丁中心研讨会既为中心形成了良好的学术氛围,也培养了中心成员的科研技能和创新能力,是一种知识共享、开拓思路的有效途径。不少参与研讨的成员表示,参加了一学期的学术研讨会之后,在提升和拓展基础知识及科研技能的同时,个人对自己的研究方向变得更加熟悉和了解,自信心在不知不觉中也得到了提升。
        纵观马丁适用语言学研究中心历次研讨会,其宗旨都是为了提炼出中心成员的集体智慧,并尽最大可能性让每一位成员有所获益,可以说这一过程是以Seminar之“形”构建马丁适用语言学研究中心之“神”。而这“神”其实可以用四个词来概括:“创新”、“传承”、“团队”和“激励”。 “创新是学术研究之魂,创新需要学科间的交叉,创新需要大无畏的精神。传承是学术研究之本。传承乃先传后承。传承不是继承。团队是学术研究之气。气者,气概、气派、气场。气是一种精神。激励是学术研究之志。志者,“意也”(《说文解字》),是“做”、“干”的决定和决心。)”(王振华 2012)秉承着这种“神”,马丁适用语言学研究中心将会继续在学术创新和理论研究的道路上,不畏艰难,大胆前行。

李文
2017/6/2